恐龍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都沒有說過,即使君子賢人治理天下之後,小民依然喫不飽該怎麼辦?
他們士子追求的只能是吏治清明,君主有德,那樣的世道好像已經是最好的世道了。
“昔日我家曾有田二十畝,天時順遂之時,一年可得糧食約四十石。
然田租之後,僅剩三十六石,時有強徵,又需孝敬里正鄉老。算賦口賦一繳,我等小民已無力飽腹暖身,故多有農戶丟棄嬰兒。
汝等常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然曾否議及此事之解?”
“或許應開墾荒田,修渠引水,提高耕作之術,如楊家軍之所爲。聞將軍已使一畝之地出糧七石,是否爲此道?”
倒是引導到了她想要說的方向,於是楊秋問道。
“當然需借百工之力,提耕作之術,擴糧食之產,馴化高產之種。然有一問,種植糧食皆需水,何故有些糧食作物更能抗旱?
又有何法可馴化出更抗旱之種?何故有些土壤肥力較高,有些則否?這肥力究竟是何物?
僅憑經驗總結,此道並不能使糧食生產大增。若不能明其根源,技術何以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