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惠娘聞聲走過去,見薛氏正在盆裏舀面,一旁架起的簡易菜板上放着一根擀麪杖,她不禁問道:“嬸子是要擀麪條嗎?”
“正是呢。”薛氏低聲道,“家裏的米不夠做一頓的了,萬幸還有半袋白麪可以對付,不至於餓着大夥兒的肚子。”
惠娘瞭然,大鍋飯最實惠的做法其實還真就是擀麪條,熙州不產米,大米的價格要比小麥磨成的麪粉貴一半多,饒是糙米的價格便宜些,可來幫忙砌屋的屯兵都是使了大力氣的,這時候總給人喫糙米飯,顯然不是那麼個回事兒。
擀麪條的話,兩碗淨面裏摻一碗豆麪,比較容易出數,大家都能喫飽些,而且做澆頭用的肉量也更爲節省。
最關鍵的是,來幫謝老漢家砌屋的,都是謝老漢原籍的親故,謝老漢原籍在汴梁,屬大齊中原腹地,本就喫麪食更順口些。
惠娘當即挽了袖子說道:“現在天氣也漸漸熱了,不妨摘些青槐嫩葉做成槐葉冷淘喫,又開胃又解暑豈不便宜?”
薛氏看了看不遠處的青槐道:“多虧有你,我自己是不敢想的。只是這青槐是否有主?”
槐葉冷淘好喫是好喫,到底麻煩,又要挼嫩葉,又要將嫩葉搗成青汁的,憑白多添了好幾步,薛氏上了年紀,體力跟不上,也懶怠搗鼓,況且那青槐生在山上,據她所知這裏的山頭都分給了村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