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雍正 最怕人亡政息也 (第3/10頁)
唯唯而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正是這樣的財政措施和政治環境,造成了康熙晚年國庫的空虛,山東和山西州縣稅收的虧空都超過了60萬兩,而南方諸省的治下各縣,也大都虧空4000到10000兩不等的稅收,可以說火耗問題是清朝一直以來的官場陋習。
雍正皇帝上位之後,馬上就推行了“耗羨歸公”的措施,並且提出了“養廉銀”的政策。所謂的“耗羨歸公”和“養廉銀”,實際上就是將各個省份私自攤派的“火耗”改爲法定正稅,這部分稅收的數量由清政府根據各州縣的情況統一規定。
就好比原先的“火耗”是地方官員根據當地慣例徵收的,這部分的收入與國家財政沒有關係,但雍正皇帝規定從此以後這部分的銀兩歸國庫所有,也就是所謂的“歸公”了。
那麼,在銀錠鑄造和運輸過程中的損耗由誰來承擔呢?原先是州縣官員通過額外徵稅自我承擔的,現在變成了清政府統一從“歸公”的
銀兩中撥款,這部分的錢減掉實際損耗的銀兩就是結餘,這部分的結餘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養廉銀”了。
“耗羨歸公”通過官方統一調控的手段,有效地制止了地方官員以攤派爲名私自徵稅,減輕了百姓的負擔,同時也避免了地方官員徵稅不力的藉口。
而“養廉銀”與“公費銀”以合法的方式增加了官員的薪俸,同時也解決了地方工程款的問題。
雍正皇帝提出的“耗羨歸公”和“養廉銀”,是清朝初期一次偉大的財政改革,它實現了民生、吏治與國家稅收三者之間的共贏。
但非常可惜的是,雍正皇帝的苦心並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耗羨歸公”在面對突發事件時明顯捉襟見肘,比如黃河某一段決堤需要地方上自我修復,地方官員很難拿出這筆錢的,再比如西北地區因戰爭所需的軍費,也很難用一刀切的“公費銀”解決。
更爲重要的是,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官員們的升遷以及地方上的政績,往往需要通過一些“關節”來打通。比如縣官想要得到上級的提拔,那麼他必定要孝敬一番,那麼這筆錢從哪裏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