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是我在小鎮呆的第四天,書的腹稿已經打好,只差搬出來寫在紙上了。不過小鎮的賓館實在太吵,外面天天施工到半夜。服務檯說,這就是小鎮在日益發展的象徵。我有點生氣地說,你們賓館擴建至少要保證客人的休息吧。你別以爲門口掛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人家就當你是五星級的賓館。服務生有點忍不住了,說你要安靜就去古鎮區租間房子。
她的話刺激了我。我收拾好行李,和這家賓館匆匆而別。
小鎮非常古老,分兩個鎮區。古鎮區的明清建築保留完好,政府正要開發這裏。遊人尚不如織的原因是,小鎮一來名氣還不響,二來沒有過哪個名聲顯赫的人物在明清兩朝裏住過這裏,缺少名人故居,所以對一些沒有文化的遊人來說這裏缺少了一種文化底蘊。政府常抱怨明清的文人沒眼光,只知道人多力量大,成羣結隊往周莊跑。
我經過小鎮的柳永弄。弄名是政府給起的,原來叫萬福弄。因爲萬福弄弄口有一棵柳樹,所以有人突發奇想,把那柳樹圍起來立塊碑,說這是《雨霖鈴》裏“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惟一指定柳樹。柳永弄因此得名。
在柳永弄的盡頭有一張租房啓事。房子就在附近,舊式的,看上去很美,住下去很難。不過,這裏寧靜多了。我在樓下看見靠窗的二樓正好可以擺書桌,正對一條小河,是個寫東西的好地方。
最後是我和一個落魄小子合租了這套民居。他搬進來的時候,只見一大堆一大堆的畫具。
“畫畫的?”我順手拈起一支畫筆問。
“嗯。”他繼續搬箱子。箱子裏都是他鑲了框的畫。
“可以看看嗎?”
“隨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