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年輕的東郡太守邀請向他提出這個問題的郡丞甘羅、郡尉蒙恬以及來湊熱鬧的趙政一同來觀看他掛在屏風上的幾張柱狀圖和餅狀圖:“魏地若要再起風雲,必定有三大要素,人、武器、理由,三者缺一不可成。”
“確實有理。”趙政點點頭,目光掃過呂安掛在屏風上的厚厚一疊圖紙,眸中帶着一點興奮道:“那阿兄可是已有準備。”
他阿兄衝他微微一笑,側身一步,展開了一張紙,又以小針戳刺固定在屏風上,衆人湊近一看,便見一被切成若干塊的圓盤模樣,上書【銅礦】二字。
呂安向衆人展示了下經過調查後的東郡銅產的情況,他簡單講解了一下這張圖要如何閱讀後,衆人便可看到其中佔比超過半數以上的格子內都寫上了“農具”二字。
“東郡沒有銅礦,因此也比較好確定數量。”
呂安解釋:“現在東郡被收繳的武械大量被重新融鑄成了農具,剩餘的則是以貨幣、禮器形式存在。當然,保險起見我們還預估算了一部分被暗地裏藏有的銅數量,佔有兩成。貨幣、禮器可以不用去管,最容易被大量獲得的便是農具,但要重新把它們變成武器需要從農民手中再將他們奪回來。”
他悠然一笑:“但這動靜不小,而且其中還有百姓自己的意願在,”
在以銅錢爲貨幣的年代,一個銅製農具的價值少說也是一個家庭一兩年的收成所得。對於白得了這一農具的農戶們而言,讓他們自願把這個交出去幾乎不可能。
不過讓他能夠完全放下心來的理由卻並不是這個,而是——“若是聚農具融化重新鑄就的話,所得武器雜質太多,必不好用。”
沒錯,銅製武器本身就是一種合金產品,在官方的煉製過程中也要極爲小心地平衡銅水和別的金屬之間的比例,這可不是隨便煮一煮然後倒進磨具裏頭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