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肉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
徐老太顯見的像是卸下了一個大包袱,一個先進分子對別人可能不算什麼,但是對她來說卻是再好不過了。
等到社員們下工,田有福就把接收知青的幾家集中到會議室,開始討論十六位知青要怎麼分。
這裏面當然也要考慮到知青和各家的情況,像是宋大貴家,他家裏女人少,生的兩個兒子結了婚,下面又是四五個孫子,孫子裏頭最大的十九歲,還沒說親,這樣的就不能讓女知青住進去。
還有像是吳桂花家,有一個適齡的女兒,接收男知青就基本不可能了。
算來算去,十六個知青分配既要考慮性別年紀,也要力求兩邊都不爲難。
老知青相對是最受歡迎的,因爲來的時間長,所以跟大隊的人都能混個面子情,最重要的是幾年鄉村生活磨鍊下來,早就沒有這樣那樣的臭毛病了。
但是新知青就很難說。
這一批剛來了不到三天就攤上數十年難遇的大冰雹的七個知青,還沒經受過生活的毒打,刺頭還沒消下去,這樣的人放哪兒都是問題。
挑挑揀揀之下,老知青都很隨和,就是新來的七個猶猶豫豫,不知道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