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十九次蠱惑 (第2/3頁)
聖海城的魏東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娘,我來看看你們,沒有想到你們就住在這樣的地方……”
徐碩然隨着秦秋月來到了房子裏,看到他們的家中沒有像樣的傢俱,只有幾件簡陋的木質桌椅,上面擺放着幾個缺了口的碗碟,那是他們一日三餐的見證。簡陋的牀上鋪着的是粗糙的麻布,上面散落着幾件舊衣物,那是全家人唯一的禦寒之物。
夜晚來臨,一盞昏黃的煤油燈(不過那個年代好多地方煤油叫洋油、火柴叫洋火、一般布匹叫洋布等等)搖曳着微弱的光芒,照亮了這個小屋的每一個角落,也照亮了全家人臉上的疲憊與堅韌。
徐碩然看着年邁的陳好君和秦秋月夫婦,他們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雙手因長期勞作而佈滿了厚厚的繭子。知道他們每天早出晚歸,去生產隊裏勞動掙工分,希望能多掙到一些工分,以收穫足夠的糧食來養活全家。然而,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他們的努力往往只能換來勉強果腹的收穫。
徐碩然記憶中,後世對六十年代的農村生活狀態描寫,那個時候家家戶戶的孩子們雖然年幼,但也早早地學會了分擔家務。每天放學後,他們會跑到田地裏、溝渠旁割草餵豬、拾柴花留家裏燒火做飯,或者在家裏幫忙做飯、洗衣服。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但現實的殘酷卻讓他們不得不將這份渴望深埋心底。
儘管生活充滿了艱辛與不易,但是那個時候,家家戶戶的貧窮基本差別不大,還沒有後世的貧富兩極分化,那個時候的家庭卻從未放棄過希望。他們相互扶持、共同努力,用勤勞的雙手和堅韌的意志在逆境中頑強地生存着。
夜幕下銀輝輕灑,小院子被一層柔和的月色輕輕擁抱。在這寧靜而溫馨的時刻,一張古樸的方木桌旁,圍坐着一羣心意相通的人。桌上雖無珍饈佳餚,僅有幾碟家常小菜,卻散發着家的味道,溫暖而醇厚。徐碩然靜靜地坐着,目光中滿是對眼前這對年邁夫婦——陳好君與秦秋月的深深敬意與關懷。他們的笑容,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雖歷經風霜,卻依舊溫暖如初。
“碩然啊,這簡陋的院落,寒酸的餐桌,實在拿不出什麼像樣的東西來款待你。”陳好君的聲音裏帶着幾分歉意與感慨,“我們心裏明白,你的到來,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要珍貴千百倍。那日在你家裏,我言辭間或有不當,實屬情急之下的無心之過,還望你能寬宏大量,不予計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