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這麼一個動聽的故事,《桃李爭春》不難旁敲側擊地分析人生許多重大的問題,可是
它把這機會輕輕放過了。《梅娘曲》也是一樣,很有向上的希望而渾然不覺,只顧駕輕車,
就熟路,馳入我們百看不厭的被遺棄的女人的悲劇。梅娘匆匆忙忙,像名人赴宴一般,各處
到了一到——她在大雨中顛躓,隔着玻璃窗吻她的孩子,在茅蘆中奄奄一息,終於死在懺悔
了的丈夫的懷中,在男人的回憶裏唱起了湖上的情歌。合法的傳奇劇中一切百試百驗的催淚
劑全在這裏了,只是受了燈光的影響,演出上很受損失。
多半是因爲這奇慘的燈光,劇中所表現的“歡場”的空氣是異常陰森嚴冷。馬驥飾臺基
的女主人,那一聲刻板的短短的假笑,似嫌單調。嚴俊演反角,熟極而流。王熙春未能完全
擺脫京戲的拘束。倉隱秋演勢利的小學校長,諷刺入骨,偷了許多的場面去——看得見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