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張照片照諾朵夫的書,注重白顏這角色,演員掛三牌。第二張影片把白顏的事蹟完全刪去,
因爲到了六○年代,這妥協性的人物已經不喫香。電影是羣衆傳達器,大都需要反映流行的
信念。密契納那篇散文除了太偏向船長,全是史實。所謂“冷酷的事實”,很難加以“三底
門答爾”化。
當然忠實的紀錄體也仍舊可能主觀歪曲,好在這些通俗題材都不止一本書,如歷史人
物、名案等等,多看兩本一比就有數。我也不是特爲找來看,不過在這興趣範圍內不免陸續
碰上,看來的材料也於我無用,只可自娛。實在是浪費時間,但是從小養成手不釋卷的惡習
慣,看的“社會小說”書多,因爲它保留舊小說的體裁,傳統的形式感到親切,而內容比神
怪武俠有興趣,彷彿就是大門外的世界。到了四○、五○年代,社會小說早已變質而消滅,
我每次看到封底的書目總是心往下沉,想着:“書都看完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