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號“笑面響尾蛇”——務必一望而知是某人的故事,而到節骨眼上給“掉包”換上一般通俗
小說情節,騙騙讀者,也絕對不會開罪本人。這都煞費苦心,再加上結構穿插氣氛,但是我
覺得遠不及中國的社會小說。
社會小說這名稱,似乎是二○年代纔有,是從《儒林外史》到《官場現形記》一脈相傳
下來的,內容看上去都是紀實,結構本來也就鬆散,散漫到一個地步,連主題上的統一性也
不要了,也是一種自然的趨勢。清末民初的諷刺小說的宣傳教育性,被新文藝繼承了去,章
回小說不再震聾發聵,有些如《歇浦潮》還是諷刺,一般連諷刺也沖淡了,止於世故。對新
的一切感到幻滅,對舊道德雖然懷戀,也遙遠黯淡。三○年代有一本題作《人心大變》,平
襟亞著,這句話在社會小說裏是老調。但是罵歸罵,有點像西方書評人的口頭禪“愛恨關
系”,形容有些作者對自己的背景,既愛又恨,因爲是他深知的唯一的世界。不過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