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的遺風尚在,直到四○年代尾,繼張恨水之後也還有兩三本真實性較多。那時候這潮流早已
過去,完全不爲人注意。
一個是上海小報作者的長篇連載,出單行本,我記性實在太糟,人名書題全忘了,只知
道是個胖子,常被同文嘲罵“死大塊頭”——比包天笑晚一二十年,專寫上海中下層階級。
這一篇寫一個舞女嫁給開五金店的流氓,私戀一個家累重的失業青年,作爲表兄,介紹他做
帳房,終於與流氓脫離預備嫁他,但是他生肺病死了。這樣平淡而結局意想不到地感動人。
此外北方有一本寫北大一個洗衣女,與一個學生戀愛而嫌他窮。作者姓王。又有個大連的現
代釵頭鳳故事,着着都近情理,而男主人翁泄氣得誰也造不出來,看來都是全部實錄。
社會小說在全盛時代,各地大小報每一個副刊登幾個連載,不出單行本的算在內,是一
股洪流。是否因爲過渡時代變動太劇烈,虛構的小說跟不上事實,大衆對周圍發生的事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