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鄭家有女初長成 (第3/7頁)
著花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帝爲了削弱前梁的影響力,立國後就設太學爲官學,負責學子的教育與管理。後因爲學子上書事件,皇帝把教育管轄權從太學拆分出去,成立國子監專職負責學子管理,同禮部共同分管科舉相關事宜。太學自此成爲了大華的最高學府,國子監成了後世類似於教育部的機構。
再說這鄭秋也可謂傳奇。
少年時即有才名,同其父鄭騁臣履職蘇州時,就以一首《蝶戀花》閨中聞名。
此詞被鄭父誇耀傳與同僚。才子佳人的故事最抓人心,不多時就有無數才子仰慕其才,更是有求親者仗着門第登門求娶。一時間蘇州的頭條新聞就是,蘇州府尹的女兒鄭秋才名江南第一,蘇州士子無不心嚮往之。
無論是吹噓也好,事實也罷,盛名之下必有雜音。
蘇州大儒評價鄭秋之詞雖倩麗清婉,但言之無物,小女子的閨房之情難登大雅之堂,更有甚者直言其沽名釣譽。緊接着就是流言滿天飛,有說是其父帶筆的,有說其趁着太子巡查江南之機創造聲勢,妄想攀龍附鳳的。
沒過多久,蘇州市井流傳出一首《踏沙行》諷刺鄭家女。
罵女嗔男,呼奴喝爪。新來的府君多心焦。家中幸自好女嬌,眉兒皺着還煩惱。貴喜貧嗔,多金不老。古人言語分明道。勿將兒女走龍道,須見宮娥垂淚老。
此詞一出,剛來蘇州的鄭騁臣就被推到了風口浪尖,詞中言語直白明瞭,直言鄭家嫌貧愛富,想用自家女兒博取富貴。當時太子奉命巡視江南,真可謂風雲際會。
無論是鄭府尹惹了當地的豪紳,還是這個滎陽鄭氏的庶子真的有心攀龍附鳳,此詩歌一出真是黃泥巴掉褲襠,說也說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