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裏的一枝花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拿下布巾擦溼發,歪着頭看幼兒做賬。
每天村民把柴火背到大院,她按七文錢一擔的價格收,賣到縣城就變成十二文一擔,她從中賺差價。
有高腳哥倆牽線搭橋,她跟縣城好幾戶鄉紳的管事都說得上話,鄉紳家大業大,人口衆多,乾柴需求量大,她的柴質量好,每次都還給這些管事帶點野兔野雞什麼的,自然都樂意跟她打交道,有好事也不忘她。
十二文真的算便宜,她聽高腳說有人賣十五文的,再說那些富戶人家的管事也要撈油水,跟主人家報價肯定往高了說,二十文都有。
官府沒有賑災濟貧,安置過來的這些難民喫穿住都是她掏腰包,這個錢肯定不是白出。
現在還沒有到種糧的時候,不過也快了,但高腳也跟虞歸晚透過口風,今年官府不給發糧種了,要村民自己花錢買種子。
庶州這邊多數種高粱、麥子和粟米,災年糧價高,糧種更貴,村民肯定買不起,又不能不種糧食,虞歸晚唏噓這個時代的老百姓日子也不好過,當官的都喫的腦滿腸肥,老百姓不僅餓肚子,每年還要交稅,挺苦的。
她現在還沒有買糧種,只買了些瓜菜種子,在山腳下開了塊荒地種着,其他村民的種子也是從她這拿的,都記在賬上,每日賣柴得來的錢會扣下一半還賬,誰欠了多少,現在又還了多少,每一筆都有記賬。
幼兒將賬做的很仔細,她現在替虞歸晚管理這些瑣事,抵她和她娘在這的喫住。
“現在賬上還餘五十五兩七錢,你看看數目對不對。”幼兒把賬本遞過去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