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爾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攝政王秦王也沒開口,身側的近侍低眉順眼地幫他一杯接一杯斟酒。
雲清寒跟高臺上的雲清曉對視了眼,復看回李尚書,不接話茬:“本侯雖與鶴城相熟三載,卻與朝中同僚不甚相熟,換防戍守之事朝中自有章程,本侯不擅此道便不添亂了。”
李尚書問到了什麼,雲清寒回應也只提及什麼,半點不多說,也不順勢問問怎麼朝中動作這麼慢、按理來說應該是他啓程回長陵之前,和他換防的新鶴城駐地將領就該到了纔對,怎麼如今還沒定下來。
——雖然大宛重文輕武,平德十九年內亂變成外患後更是對兵權諱莫如深,對武將的忌憚與轄制已經到了鶴城那樣與南穎和南姜隔江相對的關卡要塞駐防都三年一大換的程度,生怕哪個駐軍久了的武將把鶴城控制住了。
但鶴城駐地將領仍然是個值得一搶的肥差。
別聽李尚書把鶴城駐軍說得悽苦,實際鶴城臨江十分繁華,只是駐軍不便離城中百姓太近,安札在了出門便是滾滾江水的人煙稀少之處而已,也更便於日常練兵巡防。
大宛東西南北四大駐軍之地中,鶴城條件最好,如今沒有戰事,鶴城算是大宛武將最好的熬資歷去處。
三年前,若非雲清寒有靖安侯爵位在身,鶴城換防又正好換到了由老靖安侯調|教出來的靖節軍,靖節軍私下裏對雲清寒承襲了爵位卻始終不被朝廷安排回去統領靖節軍之事頗有微詞,這麼個好差事還落不到雲清寒身上。
這三年戍守,中間其實還有個插曲——兩年前靖安侯府的老太君襄宜郡主突發重病,太醫前去都一度說怕是要準備後事,雲清寒特請旨回了長陵侍疾,要不是老太君絕處逢生及時好轉,估摸着靖安侯府這到手的鶴城差事又得還給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