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第1/3頁)
鴆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
兩年後翟書記退休,實現他的承諾,推舉她爲天山農場的書記,而羅代玉還想截胡之時,不用她出手,陳勝青一封舉報信,舉報羅代玉跟首都某重要官員存有不正當的關係,及不正當的經濟來往時,儘管羅代玉跟那人做得很隱祕,賬目看起來也沒什麼問題,但還是被陳勝青安排的人發現了蛛絲馬跡,羅代玉很快落網,再沒有誰跟楊秋瑾作對。
而作爲天山農場任職兩年的女書記,楊秋瑾一直在爲諸多職工們謀福利,比如78年國家恢復高考,場裏的男女知青們都想回城,也想再次參加高考,考大學。
楊秋瑾沒有像其他農場,對知青們諸多刁難,不但不卡他們的考試名額,全力支持他們高考,還無償提供他們一個月的工資及糧食,讓他們免做一個月的農活,盡情備考。
之後考中大學的知青,農場無條件補貼兩個月的工資,家庭實在困難的大學知青,農場也會進行一定的錢票支持,同時達到回城指標的知青,農場也很爽快的辦理回城手續。
知青們對楊秋瑾感恩戴德,四處宣揚她的光榮事蹟,也有少部分知青在農場安了家,對農場有一定的感情,不願意回城,就留在農場。
在楊秋瑾的領導下,留下來的之前與鄭教授、蔡教授等教授一起,開發培育更多更好的農作物種子,農場各種作物的產量,是一年比一年多。
到了八零年代,包產到戶的政策吹到了邊疆,楊秋瑾毅然辭去天山農場的書記一職,拿上多年的積蓄,還有當年賣得鄭教授、蔡教授兩位教授大黃魚的一萬多塊錢,又去銀行貸款了三萬多塊錢,在天山農場附近,承包了上百畝戈壁灘荒地,請了十幾個工人進行治荒治地,一半的土地用來種植大棗,另一半的土地,則專門種植番茄、哈密瓜、西瓜、葡萄、桃子、杏、香梨等等邊疆特色的水果植物。
於此同時,她還開了兩個工廠,一個是食品廠,專門用來製作她土地裏種植的各種水果蔬菜,比如番茄產量太多,賣不完的就用來做成番茄醬,杏賣不完就曬成杏幹,或者做成蜜餞,杏仁脯,葡萄賣不完,曬成葡萄乾,單獨賣或者做在點心裏,往別的省市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