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果,一個職位有兩個人爭怎麼辦?唐朝的尚書楊損就遇到了這種事。他在陝西考覈官員,發現有個職位空缺。兩個候選人大概才華能力都差不多,大家爭來爭去,沒有定論。楊損上來就出了道數學題:一羣賊,搶了好多布,到了小樹林裏。大家計算有多少布,如果一個人搶了六匹,還富裕五匹;如果一個人搶了七匹,則少了八匹。問:一共有多少賊?多少布?先答出來的人勝出。
這是個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擱現在,沒學高數的文科生、不上奧數的小學生都能答出來。可在當時挺繞。楊損題目的出處是《孫子算經》。看來理科好,容易受到上司提拔,這是有傳統的。
提拔官員用數學題,評價官員呢?也許什麼都不用。唐朝的另一位尚書盧承慶就是這麼幹的。有一個官員負責運糧,遭遇大風,米都沉河了,這算事故啊。盧承慶給他評分,寫道:“監運損糧,考中下。”那個官員看了評語,一聲沒吭,退下了。盧承慶一瞧這人夠淡定的啊,又把他叫回來,評語改成:“非力所及,考中中。”那人看了,依舊毫無表情,無喜無悲。盧承慶乾脆改成:“寵辱不驚,考中上。”
就這麼着,丟了糧食還中上了,沒有辯解,沒有哀告,也沒阿諛,總之,一句話沒說就把上司給折服了。真不知道盧承慶怎麼想的。有這麼“二”的上司可真是福分了。
人都有個性,當官的也有。處理事兒的時候,個性往往就變成抖機靈、用土辦法。還別說,有的土辦法還真有用。
唐朝延陵令李封就是這麼一位。他的手下犯錯了,不打,不罵,不罰款,就一條,必須得戴着綠頭巾上下班。根據錯誤的大小,來決定戴綠頭巾的天數。這麼一來,造成的心理陰影就大了,比挨板子還厲害,人人都以戴綠頭巾爲恥,兢兢業業不敢犯錯,甚至完稅都比別的地方快。到李封離任的時候,竟然沒有打過手下一次板子。後來罵人老說對方戴綠帽子,大概就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吧?
北宋的理學家陳襄曾經在浦城縣當知縣。他遇到的難題是抓小偷。一個人丟了東西,手下給陳襄抓了一大堆嫌疑人來,到底是誰偷的啊?陳襄想了半天想出一轍來,說咱們去廟裏吧,咱們的廟裏有一大鐘,非常靈,沒偷東西的,摸它它不響,誰偷了東西,手一碰鐘,鍾就響個不停。
大夥還真都信了。陳襄帶着所有人,在廟裏又是上香又是跪拜,各種儀式一絲不苟,然後讓人拿大帳子把鍾圍上,接着拜。拜夠了,叫嫌疑人排好隊,伸手進去摸。全摸完了,鍾也沒響。
這頭,陳襄讓人一個個查手,手上有墨的,立刻放人,只有一位心虛,手伸進去沒敢碰鐘,乾乾淨淨,那他就是賊了。原來,就在圍好帳子之後,陳襄的手下在裏面做了手腳,用墨把大鐘給塗黑了。
遇到偷東西的,還有個官,就是秦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