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的神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時候他十九歲,正處在一個年輕氣盛的年紀,大學纔讀兩年,便帶着他的滿腔報國熱情,中途棄學報考了中央軍校。爲此他不惜與家族決裂,並改名爲紀平瀾,寓意平定波瀾,這個名字來源於他最敬佩的抗倭民族英雄戚繼光寫的詩:“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而何玉銘,說起來來頭大的很。他父親何國欽,聽說以前是個有文化有素質的土匪,後來發展壯大成爲一方軍閥,再後來投誠中央軍,從軍隊退下來當了安平市的一個小小市長。
他大哥何嘯銘,十幾歲起跟隨父親四處征戰,後來接手了父親的老部下,成爲中央軍某師師長。
他本人,年僅二十三,美國S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海外留學八年,能聽說讀寫四門外語,滿肚子的洋墨水。回國後終日無所事事,正逢軍校打算改進教育方式,引進德國先進的軍事教育理念,於是會德語的他被何市長走了後門塞進軍校當教官,教軍事理論。
紀平瀾剛考上軍校的頭半個月過的是地獄般的日子,那些來自軍隊的教官們整天把新學員不當人一般地往死裏操練,不少人都因爲沒撐下去被遣走了,其中包括幾個腦子一熱跟紀平瀾一起來參軍的大學同學。
那時候紀平瀾還不知道其實每一屆新學員都要度過這地獄半個月,以證明自己不僅有合格的文化基礎和體能,還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堅定不移的革命意志。所以他聽信了學生們之間傳遞的小道消息——他們之所以每天□得這麼慘,是因爲教軍事理論的教官遲到了半個月,所以一半多的文化課時間就改成了體能訓練。
至於遲到的原因,表面說是病了,但也有小道消息說是因爲他爲了捧一個戲子專程跑到另外一個城市去了。
又聽說鍾校長本來要把他辭退,看在國內會德語能直譯德文教材的人實在不多,市長又親自來說情,他才勉強作罷。
一個大好青年,從國外學來了先進的文化知識,卻不想着報效祖國,整日沉迷聲色犬馬,這不是二世祖又是什麼?
雖然來了軍校就做好了喫苦受罪的思想準備,但是一想到遭受這種非人對待的原因,這些年輕人就無法淡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