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標新立異 (第1/4頁)
南溟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趙構點頭,對張浚的忠誠與勇敢表示讚賞。他隨即召集朝中重臣,宣佈了自己御駕親征的決定,並着手準備相關事宜。
他知道他穿越來大宋,他決心不單單要完成驅除金國,把大宋恢復出廠設置的使命。
他還有更大的目標,那就是滅掉夏,征服吐蕃,聯通西域。
當朝中大臣,李綱、朱勝非、趙鼎、李光、胡銓等人知道皇帝趙構要興兵攻打西夏都不同意,紛紛勸說。
在金碧輝煌的朝堂之上,氣氛凝重而緊張。皇帝趙構立於龍椅之前,神色堅毅,顯然對即將頒佈的興兵攻打西夏的決定志在必行。
然而,羣臣之中,幾位重臣——李綱、朱勝非、趙鼎、李光、胡銓,皆是面露憂慮,紛紛出列,欲以肺腑之言勸阻君王。
李綱,這位老臣率先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陛下,國之大計,在於安內攘外,權衡利弊。西夏雖邊境時有侵擾,但連年征戰,國力已顯疲態,且我朝與金人之間尚有未了之事,此時貿然出兵,恐腹背受敵,非明智之舉也。”
朱勝非緊隨其後,語帶憂慮:“陛下明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朝尚需休養生息,鞏固內政,以待天時地利人和之時,再圖大業不遲。”
趙鼎則更加直接地指出:“陛下,民心向背,乃國之本也。百姓久經戰亂,渴望和平安定,此時若再興兵,恐失民心,動搖國本。”
李光則從戰略角度分析:“西夏地處偏遠,地勢險要,非輕易可克。我軍長途跋涉,補給困難,且恐遭遇敵軍以逸待勞,實非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