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真要論起季歷的死因來,比干和姬昌毫無疑問有仇,還是大仇。
姬昌僞裝得好,但是伯邑考的表演能力就沒有乃父那麼強大了。
雖然他盡力掩飾過了,但是偶爾還是會有憤恨之情顯露出來。
這也難怪,季歷死的時候,伯邑考早已經出生了,作爲嫡長孫,他一定很受季歷疼愛,如此,不能完全掩飾心中的情感也是正常的。
既然連比干這裏都去過了,姬昌自然還在安陽城中拜訪了其他人。
就算沒有確切的證據,比干也能說上一句姬昌其心可誅。
外服官們來都城朝覲的日期不定,像姬昌這種,帝乙想找個由頭留他個一年半載的不容易,容易遭人詬病,想早點趕他走卻是容易的很。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方國首領都不受待見的。
像是攸國的攸侯、鄧國的鄧侯等,他們都是子姓諸侯,又不是內服官,他們的封國是作爲大商的屏障存在的,再加上一向忠於王室,所以很受看重。
內服官中,除了像飛廉他們家這種在大商滅夏的時候加入大商官職的卿士,其餘的卿士,也就是高級官員,或多或少都能和商王室扯上親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