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比干還趁機派人煽風點火,舉出了泰伯、仲雍的例子,姬發那邊的人指責伯邑考沒有才能卻霸佔着位置不放,沒有爲人長兄的仁厚,支持伯邑考的人則是指責他們沒有道義,伯邑考是名正言順的世子,他們卻不甘心,非要搞風搞雨。
其實這個情況是很容易解決的。
要是姬昌像歷史上那樣能再多活幾年,伯邑考生生地病逝了,姬發順理成章地繼承了他的位置,也沒人能夠置喙,而且皆大歡喜,但是現在,誰讓時間點就卡在這個關鍵的節點上,姬昌還被比干先下手爲強給弄死了呢?
這個時候,其他人的意見就很重要了。
隨便插手邦國內部事務是大忌,想後世,某一任周王干預了魯國的新君繼承,廢長立幼,周和魯還是同姓,是親戚呢,那位周王的舉措都作爲他的一個重大黑點之一被後人拿出來說了又說,大商和周的關係,更容易引起某些聯想。
所以比干在帝辛蠢蠢欲動的時候攔住了他,只是打着帝辛關心表弟——也就是姬奭——的名義,派人給予了賞賜,並讓他來朝歌任內服官。
伯邑考和姬發之間無論誰勝誰負,日後肯定要倚仗他們的兄弟,周公旦是挖不到大商來了,但是在這個周部內鬥不休的節點上,表面上似乎是讓姬奭來朝歌做質子,但是實際上是將他保護起來不讓他被內鬥波及到,誰也不能說大商什麼不好,畢竟那麼一層親戚關係在呢。
沒有周公,有一個召公也行,比干不挑。
商人光明正大地把姬奭接走了,太好因爲是已經出嫁的女子,回孃家有一種不吉利的意味,也沒把她接回去,大商的做法坦蕩蕩,不過這也提醒了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