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
農民們在農閒時節,可能會化身獵人,去山中狩獵,或者乾脆某些人一直是以獵人之業爲生的。
在許多史料中,記載周幽王因褒姒而亡國之事的時候,總要扯到褒姒“神奇”的來歷,什麼宮女因夏朝遺留下來的龍涎有孕,生下女嬰啦,被老夫婦收養什麼的,而這個,就要追溯到周宣王時期。
宣王之時,有童謠,檿弧箕服,實亡周國。
檿,即爲檿桑,是一種桑樹,木材堅韌,可作弓。
用白話文解釋一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販賣用桑木做的弓箭的人,就是日後滅亡周國的人。
宣王因此在全國——也就是宗周境內——大肆搜捕販賣桑木所制弓箭之人,一對來自褒國的老夫婦也以此爲生,在逃亡回褒國的路上撿到了被丟棄的女嬰,那就是日後的褒姒。
先不管這個故事的主體情節是多麼的玄幻,讓人忍不住高呼“這一點都不科學,不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只看故事裏頭,有那麼在宗周販賣弓箭的人,就知道,這時候,狩獵並不是什麼高端技能,只要在路邊買上一把弓,就能“自主創業”了。
姬伯服設置集市,然後讓人在市集上購買獵人們獵到的獵物——一部分可以用來提煉油脂,另一部分可以直接作爲宴飲上的食材的原料進行烹飪——不僅在宮城和庶民之間進行了流通,還長久地給獵人們獵到的獵物提供了一個交易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