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宣依靠軍功爵之製成功一統後,不再在長城之內——這是靠近戎狄的幾個諸侯國修築的——的區域進行分封,那裏都是大宣的本土,封疆之所,在長城之外。
時任宣王更易帝號,自號始皇帝,一統諸侯國的霸業完成後,他開啓了宣桓公姬啓封存、宣文公姬伯服遺留下來的治世之策的新一卷,裏頭描述了本土之外的廣大土地,那是在大宣一統之前,神人授予宣文公。
自此,原本以爲在天下一統後大宣將盛極必衰的諸國遺民,發現始皇帝將目光轉向了現有疆域之外更加廣袤的土地。
神人天授!徵異族而揚華夏!
那個時候,長城之外已經迎來了匈奴時代,引弓之民同大宣一統諸侯一樣,有了共主,而大宣選擇了繼續西進。
從被俘虜的引弓之民的貴族口中,大宣證實了始皇帝啓封出來的“神人授書”的真實性,西域三十六國,其國小且國力弱,面目與中原有異,但是富裕無匹,要不是有這些小國作爲血袋,草原上的引弓之民如何與大宣相抗衡?
於是國策就此確定,再沒有人懷疑“神人授書”是大宣給自家祖上臉上貼金的說法。
關於神人授書的來歷,有這麼一個廣爲流傳的故事,宣文公姬伯服將薨,夜夢其父定王,見神人,得良策,其中定王還親口說宣文公纔是“挽周室之將傾”的那個命定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