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陸路行往羅馬所要經過的路程極遠,而且中間可能會遇上各種各樣的意外,相比之下,從海路走更爲方便。
這些年來,大宣雖然致力於西征、南進,但也沒忘記發展船艦製造工藝,再往南去,山高難越,有船艦在,本來就方便許多。
自元和二年,第一艦隊出發之後的,足有三年,纔到達羅馬的首都。
前兩年都還只是在大宣的封疆之外的海域中行駛,遇上不好的天氣,或者出了什麼意外,船隊滯留在陸地上是很正常的事情,中間還走岔了路,好在到後來就好多了,越往西走,知道羅馬的人就越多,再加上當年那幾個羅馬青年滯留大宣的時候學會了華夏語,因爲大宣的生活比之羅馬好上不少,也不願意離開了,這一回船隊出行,就有一些翻譯是當年的那些人教出來的。
羅馬人好大宣的絲綢,但是隻有他們的貴族能穿上被摻雜了其他料子的絲綢,而且因爲大宣太過遙遠,羅馬一直以來都沒有想過要和大宣進行正面的接觸。
和大宣的科舉與世襲並行之制不同,羅馬是半貴族世襲式的制度,他們看重血統,元老院裏的那些人也多是家族世代相承,但是總有幾個出身平民、乃至於奴隸出身的人被簡拔上位。
第一艦隊是由河陽王姬封統帥的,作爲皇室諸侯王,他擁有在羅馬之時全權代表大宣的權力。
羅馬距離大宣實在是太遠了,大宣起碼還要數代人,纔會有足夠的人口充實如今以及之後的疆域,所以和羅馬,交好是比交戰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