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士紳都已經不用納糧了,在科舉取士的人數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大明的土地兼併情況本身就越來越嚴重,更不用說到了王朝末年,空餘的土地本來就沒有多少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像明初那樣依然供着人數越來越多的宗室,真是想想就令人心塞。
朱常洛:……我大明大概是真的藥丸。
當然不是說朱常洛現在才發現這麼嚴重的問題,而是錦衣衛都指揮使上報給他福王朱常洵的近況,言其在封地上橫徵暴斂,攬銀無數,這才讓朱常洛有感而發。
福王朱常洵是在大明宗室裏也很不成器的一位,別人家的藩王頂多在後宅事務上努力一下,比如說慶成王那一系,弘治到嘉靖年間的慶成王朱奇湞,以孝賢聞,然而具體事蹟不顯,最出名的是人家生了七十多個兒子,福王朱常洵是在封地上可勁兒地作,真當全天下都欠他似的!
朱常洵不是個好東西,但是大明的宗室,仔細找補找補,還是有好人的。
最出名的非直系的宗室,當屬南明政權諸帝。
南明政權共有四帝一監國,分別是弘光政權、魯王監國、隆武政權、紹武政權以及永曆政權。
弘光帝,是如今的福王世子、崇禎朝的福王朱由崧;魯王監國,是太祖傳下的魯王一系的子孫,和朱棣這一支比,不能算正統,又熱衷於搶奪名分,也不是個好的;隆武帝,是朱常洛最耳熟能詳的一位,是爲唐王朱聿鍵,是最有雄心壯志的一個,繼位半月後就大張旗鼓地下詔要親征,最後被清兵襲殺而亡,是南明諸帝裏最讓人嘆息的一位;紹武政權是朱聿鍵死後,一些人擁立他的兄弟登基搞出來的小政權,和永曆朝廷一樣,兩邊爲了爭奪正統地位大打出手,完全沒把抗清當作首要任務。
永曆帝最後流亡緬甸,然而依然逃不過身死的結局,最後他及身邊的親眷被獻給吳三桂,被勒死身亡。
南明政權的那幾個,除了唐王朱聿鍵,朱常洛都看不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