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常洛雖然是在常朝的早朝上提出的這兩個想法,但是並不代表這消息被瞞得很緊,等到下朝了之後,凡是有點路子的人都知道了天子的這兩個想法。
御駕親征已經被朝堂諸公給駁回去了,剩下的那個藩王出兵詔居然在天子的堅持下反而沒有被馬上駁回,嗯,這就有意思了。
不管怎麼說,這是天子在自身的意志的作用下做出的對藩王們有益的決定,而這個決定惠及的不僅僅是藩王,還有那些藩王封地上渴望建功立業的百姓,如果錢糧自備的話,那麼大明的諸多豪商也能找到請託的對象,至於大明的皇室,遼東之地本來就已經沒了,讓藩王把它們佔回來好歹還是落到朱明自己人手裏,頂多藩王勢大,日後可能會對皇帝產生威脅,但是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北京城裏的皇室還能安穩上幾十年呢!
因爲各方利益牽扯,有無數的人想要讓天子提出來的藩王徵兵令變成現實,但是朝堂諸公,卻找到了可能抵消這道詔書的方法。
既然天子是爲遼東的事務憂心而提出來的這個想法,那麼只要他們齊心協力推舉合適的人選就行了。
就這樣,在朱常洛破罐子破摔【並沒有】的想法之下,朝堂諸公,無論是東林黨還是齊楚浙三黨,都難得地齊心協力了起來。
現在的他們已經身居高位了,若是真的有藩王重演朱棣舊事,他們的待遇估計就得和建文朝換到永樂朝的那些朝臣一樣了。
受重用的永遠是藩王信任的自己人,而依靠刀兵起家的藩王,對原來並非己方的文人的態度可不會好到哪裏去。
而即便不會出現他們擔憂的這些情況,士林的罵名也能讓他們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