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爲臺北國際馬拉松熱身
我的父親陳嗣慶先生,一生最大的想望就是成爲一個運動家。雖然往後的命運使他走上法律這條路,可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仍是個勤於活動四肢的人。父親小學六年級開始踢足球,網球打得可以,撞球第一流,乒乓球非常好,到了六十多歲時開始登山。目前父親已經七十五歲了,他每天早晨必做全身運動才上班,傍晚下班時,提早兩三站下公車,走路回家。這種持之以恆的精神,其實就是他一生做人做事負責認真的表率。
我的母親在婚前是學校女子籃球校隊的一員,當後衛。婚後,她打的是犧牲球。
父親對於我們子女的期望始終如一;他希望在這四個孩子中,有一個能夠成爲運動家,另一個成爲藝術家,其他兩個“要做正直的人”,能夠自食其力就好。
很可惜的是,我的姐姐從小受栽培,她卻沒有成爲音樂家,而今她雖是一個鋼琴老師,卻沒能達到父親更高的期許。我這老二在小學時運動和作文都好,單槓花樣比老師還多,爬樹跟猴子差不多利落,而且還能自極高處蹦下,不會跌傷。溜冰、騎車、躲避球都喜歡,結果還是沒成大器,一頭跌進書海里去,終生無法自拔。
大弟的籃球一直打到服兵役時都是隊中好手,後來他做了個不喜歡生意太好的淡泊生意人。小弟乒乓球得過師大附中高中組冠軍,撞球只有他可以跟父親較量,而今他從事的卻是法律,是個專業人才以及孩子的好玩伴。小弟目前唯一的運動是——趴在地上當馬兒,給他的女兒騎來騎去。
在我們的家人裏,唯有我的丈夫荷西,終生的生活和興趣跟運動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他打網球、游泳、跳傘、駕汽艇,還有終其一生對於海洋的至愛——潛水。他也爬山、騎摩托車、跑步,甚而園藝都勤得有若運動。
我們四個子女雖然受到栽培,從小鋼琴老師、美術老師沒有間斷,可是出不了一個藝術家。運動方面,籃球架在過去住在有院落的日本房子裏總是架着的,父親還親自參與拌水泥的工作,爲我這個酷愛“輪式冰鞋”的女兒在院中鋪了一個方形的小冰場。等到我們搬到公寓中去住時,在家庭經濟並非富裕的情形下,父親仍然買來了撞球檯和乒乓球桌,鼓勵我們全家運動,巷內的鄰居也常來參加,而打得最激烈的就是父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