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哈敏的小店擠在西雅圖的“PIKEPLACEMARKET”,裏面並不起眼。相信每一個去過西雅圖的旅客對於這一個必遊之地是一定會去的。
市場就在碼頭的對街,上百家各色各樣不同的攤位和商店擠在一起,逛上一天都不會厭。光憑着這個市場,西雅圖的可遊性就高出洛杉磯太多,比較起舊金山來,稍稍又少了些氣氛。這只是在我的主觀看法下,對於美國西岸的評價。
是一個冷雨悽風的下午,當天,我沒有課,功課也都做好了,沒有什麼事情可做,就又去了那個市場。
逛了好多年的攤子,一些小零小碎、不好不壞的首飾看了根本不會去亂買,除非是精品,不然重量不重質的收藏只有給自己找麻煩。
哈敏的小店是樓梯間擠出來的一個小角落,一些人錯過了它有可能,而我的一種直覺是不會使我漏掉的。店已經夠小了,六個“榻榻米”那麼大還做了一個有如我們中國北方人的“炕”一樣的東西。他呢,不是站着的,永遠盤坐在那個地方,上面掛了一批花花綠綠的衣服和絲巾。
我注意到哈敏的第一次,並不是爲了那些衣服,當我走進他的店中去時,他不用英文,他說他自己的話:“沙拉麻裏古”來招呼客人。
這句話,如此的熟悉,在撒哈拉沙漠時,是每天見人都用的阿拉伯文問候語。我初次聽見在美國有人說出這樣的句子來,心裏產生了一絲說不出的柔情,笑望着他,也答了一句“沙拉麻裏古”。在雙方的驚異之下,我們自然而然成了朋友。我常常去他的店裏坐着,有時,也幫忙女客人給試衣服。哈敏的生意清淡,他專賣阿富汗和印度來的衣服和飾物,可是我卻看不上眼呢。我的去,純粹爲着享受那份安靜的友誼。
他的話不多,問着,就答,不問,兩個人就坐着。“哈敏,你的妻子呢?”“在阿富汗呀!”“有沒有小孩?”“都嫁啦!”“那你一個人在西雅圖做什麼呢?”“開店呀!”“那你太太呢?”“她不肯來。”“那你也不回去嗎?”“那邊打仗呢。”
哈敏不回國辦貨色,他向一個美國人去批,批自己國家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