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前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嗯,請申小姐繼續往下說。”庫班有些動容,這姑娘分析得確實頭頭是道,見解也是頗有內涵,漸漸引起了他的興趣。
“在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時期,得益於黑海航海交通的便利,俄羅斯南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Krasnodar)的塔曼半島(TamanPeninsula)很早便開始了釀酒這一活動。當時,塔曼半島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曾幾何時斯基泰部落定居於此,後來古希臘人、薩爾馬提亞人和猶太人等移居於此,他們在半島上栽下葡萄藤,釀造葡萄酒,並將葡萄酒出口到歐洲的許多城市。”申瑞瑾舉起一杯葡萄酒輕輕晃動酒杯,輕啓朱脣小小抿了一口,閉着眼睛回味其中層次豐富的滋味。
“後來到了中世紀,塔曼半島歷經了多次易主,匈奴人、保加利亞人、蒙古人及韃靼人等的到來,也將各自的葡萄酒釀造經驗和心得引入塔曼半島。在這千年的時間裏,半島上葡萄酒的釀造有起有落但是從未間斷,人們將釀造優質葡萄酒的經驗和技藝進行積累並代代相傳。”
“17世紀下半葉,即彼得大帝在位時期,俄羅斯開始規模化生產葡萄酒。19世紀後半葉,俄羅斯本土優質葡萄酒的商業化生產初見雛形,阿伯朗杜爾索(Abrau-Durso)、馬桑德拉(Massandra)和諾伊維爾特(NovySvet)等著名酒廠在這個時期相繼建立。當時,阿伯朗杜爾索和諾伊維爾特酒廠釀造的起泡酒一經推出便名聲大噪,迅速佔領了俄羅斯名流的各大沙龍和舞會,還被用於招待外國賓客上。”申瑞瑾邊慢慢踱着腳步邊娓娓道來。
“想不到申小姐如此博學,不僅對葡萄酒有研究,甚至對我們俄羅斯的葡萄酒歷史文化都這麼瞭解,實在是讓人佩服。”庫班拍手稱讚,連他自己對這些關於俄羅斯葡萄酒的歷史都並不清楚,沒想到會讓一箇中國姑娘給好好上了一課,庫班臉上有些尷尬,這種微表情也是稍縱即逝。
埃裏克生怕雷鳴聽不懂,斷斷續續給雷鳴解釋。雷鳴聽得一陣心驚,申瑞瑾懂火箭、飛船、飛機構造的典型工科女,怎麼會對釀酒如數家珍,甚至是俄羅斯葡萄酒的歷史都如此清楚。
“能遇到申小姐真是件幸事,這些酒喝到懂酒的人嘴裏,纔不枉費這些好酒。”庫班對着申瑞瑾一陣發自內心的誇讚。
“酒再好也要看跟什麼人喝。中國有句古話: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後面的話申瑞瑾是用中文說出來的,只聽前面的話其實也能明白她是在暗諷庫班。
“申小姐說得有道理!”庫班當然也聽出了對方的話外之音,申瑞瑾應該是給她的朋友雷鳴討公道。庫班尷尬一笑,根本沒有跟申瑞瑾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