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臣:這位仁兄膽子更大,還好太后現在急着平亂,否則還不當場凌遲。
南知夏:哼,哀家問你們怎樣剿滅叛軍,沒讓你們在這裏評論哀家。
南知夏的話讓大殿中再次出現一陣沉默,誰都明白太后絕對不可能這麼容易退居二線,更何況在出現叛亂的時候。這些大臣雖然可惡,但也不能不用。南知夏見到宰相裴炎支持自己,心裏總算平靜了很多。現在很多開國武將已經是老的老,死的死。在南知夏看來,想要平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她坐在上面思考這些問題,站在朝堂上的大臣們可沒有她這些心思,生怕因剛纔那位多嘴的大臣而牽連自己,所以誰也不敢再亂說話。
裴炎:太后,現在叛軍已經在揚州站穩腳跟,如果再不發兵討伐,恐怕就更難對付了。
南知夏:那裴愛卿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裴炎:臣認爲,必須派李孝逸爲大將軍,立刻率兵南下,對以李敬業爲首的叛軍進行圍剿。
南知夏:李孝逸?傳旨,命李孝逸帶三十萬精兵討伐叛軍。
下朝之後,南知夏還是心煩意亂,雖然已經採取了平亂措施,但這畢竟是她在軍事方面作出的第一個重大決策,如果成功了什麼都好說,可是如果失敗了,事情就麻煩了。這倒不是她不相信李孝逸的能力,而是這件事情關係着她的未來。在李孝逸出兵討伐叛軍的這段時間裏,南知夏依舊頂着巨大的壓力。朝中那些言官不是說李孝逸出兵不作爲,要求太后再派其他將領,就是聲討南知夏,要她讓權,總之,現在的朝堂已經亂了,這些事情實在讓南知夏頭疼。不過還好,李孝逸畢竟不是一般的將領,出兵一個月後,叛軍到達歸化(南京),李孝逸就在歸化與李敬業的叛軍對陣。如果李敬業的軍隊完全是精兵良將的話,還有資本與李孝逸對陣一番,不過可惜,李敬業所帶領的軍隊完全是一羣烏合之衆,雖然人數不少,但哪裏能抵擋住朝廷的正規軍隊。所以只用了三天的時間,李孝逸就全殲叛軍,並將李敬業兄弟、駱賓王、唐之奇、薛仲璋和魏思溫等人全部擒住。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南知夏興奮得幾天沒睡好覺。這是她掌權之後第一次獨自用兵,並取得了勝利。這次軍事上的勝利讓南知夏再一次感受到權力遊戲的刺激和滿足感。除此之外,南知夏還得到了一個重要消息,那就是薛仲璋被抓了。說實話,這個薛仲璋本人雖然野心勃勃,但並沒有太大的本事。這一點從他跟隨李敬業等人一起造反就可以看出來。只要稍微瞭解李敬業的人,就知道這次叛亂根本不可能成功。但薛仲璋卻沒想到這一點,依舊毫不猶豫地跟隨他。薛仲璋雖然不懂這裏面的貓膩,但南知夏非常清楚。她雖然感激裴炎這次力挺她平亂,但她更清楚裴炎這樣做的目的。無論裴炎怎樣支持她,他最終效力的還是李唐,他不希望李唐的天下就此亂了。而且他不反對廢掉李顯,也不反對廢掉李旦,是因爲他的心裏有更合適的皇位繼承人。那個人對南知夏來說是一個心病,說實話,她不想對自己的二兒子那麼殘忍,但她也非常清楚,只要李賢能夠再次掌權,恐怕會成爲第二個李世民,這對一直想掌控自己命運的南知夏來說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她必須斷了裴炎這條線。平時裴炎小心翼翼地在朝中做事,讓人抓不到把柄,可是薛仲璋給了南知夏這個機會。
南知夏:裴炎,你可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