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覺得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發展快的六十年代中期以前,就能完成公司上市,到股市收割一撥韭菜。
等到1967年,香港進入動盪時期,股市、樓市大跌,這些手持鉅額資金的人,就可以逢低買進。
到了七十年代末,香港穩定後,這些人已經積累了鉅額財富。
到這個時期,香港的階層也就固化,底層已經不可能再依靠個人努力實現階層躍遷。
後來新出現的能在太平山頂、深水灣、淺水灣買房子的,不是依靠已有富豪提攜的二代、明星,就是在大陸發家後過去的。
可笑的是那部《獅子山下》,正是這一時期播出的。
所以什麼“獅子山精神”,從一開始就是謊言。
雖然現在的梁永豐已經初步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積累,但是跑去香港,從那些身家十幾億、幾十億富豪嘴裏奪食,哪有在大陸發展自在?
何況成爲香港居民雖然看起來有很多的便利,但是同時也有很多東西不能做了,比如鋼鐵、水泥、造船、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