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什麼叫雖遠必誅!”
大胖很識趣的沒說“沒錢”,不僅如此大胖還在心裏盤算着能從何處扣一點省一點給鄭和。
天可憐見,雖然八國聯軍攻進來時候是清朝,但不出意外的話,從老爹到自己到兒子再到亡國之君,大家都葬在北京,每逢亂世,華夏亂兵都要挖墳掘墓盜取金銀,更不要說不通教化的紅毛蠻夷。
清朝。
“八國聯軍!!!”詩詞達人的祖父、剛剛平定三藩之亂的康熙咬牙切齒的看着南懷仁。“押下去,嚴刑拷打出航海圖、國力、軍事部署。”
“明珠,派人去島上問問鄭經,窩在島上豈可稱英雄好漢,朕封他爲蠻王。”
“問他有沒有興趣帶着艦隊和朕走一遭。”
康熙太瞭解西洋人的本性,他們若是攻進北京城,朕的龍椅、後宮珍寶能被他們搬空!!!
【闢謠:雖然明朝前中期火槍火炮乃至艦船一度領先全世界,但隨着朱高熾、朱瞻基停下西洋,明朝艦隊開始遠遠落後於世界,而且在明朝末期時火炮鑄造技術,就已經落後於西方。
崇禎皇帝爲了對抗八旗兵在徐光啓的建議下曾多次從葡萄牙人手中購買火炮並進行仿製,甚至在登州建立了由葡萄牙人訓練的火炮部隊,而火槍方面無論是明末還是清初我們所使用的都還是原始的鳥槍,而第一次鴉片戰爭時英軍就已經用上伯克前裝滑膛燧發槍和布倫士威克式前裝滑膛擊發槍,19世紀初時八國聯軍甚至裝備有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