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個人,東西差了,替他講話的聲音卻響亮了,本來不是那麼無懈可擊,卻爲所有人稱道,很難不懷疑在他背後有一股勢力,有人在實施控制。我就知道有一個人,到處爲張藝謀打理輿論,起碼有三個記者跟我講過,他們寫了批評張藝謀電影的文章,便接到他的“文學策劃”王斌的電話糾纏,此人以朋友的身份、討論的口氣對這三位記者逐次進行長達數小時的說服和激辯。我不相信王斌的做法是張的授意,我更願意相信那只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熱愛和主動捍衛,但這同樣是令人作嘔的。我不想掩飾我對這事的義憤,我要說,這激起了我對張及其他那一夥的極大蔑視。我認爲王斌的做法破壞了一項相當重要的遊戲規則,即:不得對文藝批評進行人身追究。
這麼幹,不出流言纔怪呢!
當我看到大大小小的教授、記者列隊出遊,一會兒在東報上扎個堆兒,一會兒在西報上扎個堆兒,惡吹張的爛片,一個謠言油然而生我心,這都是拿了錢的。
你們以爲你們是什麼人?不管你們能動員多少有效資源,一手遮天這事兒想也不要去想。電影是越來越像一單生意,電影圈中人也越來越學會了使用商業手段自我經營,去爲你們的產品做花樣百出的廣告吧,也許有一天你們會像漢堡包或可口可樂那樣知名——那也別想讓所有人喜歡。爲什麼不能現實一點,儘管拍自己想拍的片子,用想出名那樣的堅韌毅力,忍受所有不喜歡自己的人的批評。
批評成風,流言纔不會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