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地二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高平之戰,又稱巴公原之戰,指的是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北漢、契丹聯軍與後周在澤州高平縣南的巴公原(今山西晉城市高平市與澤州縣交界處的巴公鎮)一帶進行的一次關鍵性戰役,此戰中,後周初戰不利,柴榮冒着矢石親臨戰場,終於扭轉戰局,此戰以後周的大獲全勝告終,中原王朝從此由弱轉強。
高平之戰是後周和北漢、契丹聯軍之間進行的一次關鍵性戰役。也是五代十國時期最爲重要的一次決戰。
高平之戰經過:
在丙申年的那個春天,大地彷彿都沉浸在一種特殊的氛圍之中,那是權謀與野心交織的氛圍。晉王,那位後來被人們尊稱爲周世宗的英勇王者,終於在這一年,憑藉着他的智謀和勇氣,成功登上了皇位。他的登基,象徵着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啓,也預示着未來的風雲變幻。
而北漢的國君,在得知了太祖郭威駕崩的消息後,他的心中湧起了前所未有的喜悅。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天賜的良機。他深知,此時正是他擴張領土、實現野心的大好時機。於是,他開始策劃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入侵計劃,他的目光緊緊盯着那些富饒而脆弱的土地。
爲了在這個亂世之中穩固自己的地位,增強對抗鄰國的力量,他深思熟慮後,祕密地派遣了最爲信任的使者,穿越邊境的險峻山路,避開衆人的耳目,前往契丹的國都。在那裏,使者向契丹的國君遞交了北漢的求援信,言辭懇切,表達了北漢當前的困境和對契丹的深厚友誼。
契丹,這個一直以來都與北漢有着深厚歷史淵源和密切政治、經濟聯繫的強國,在接到了北漢的請求後,並沒有猶豫。他們深知北漢的困境對於整個北方局勢的影響,因此,很快就做出了積極的回應。他們精心挑選了武定節度使、政事令楊兗,這位在契丹國內享有崇高聲望,且軍事才能出衆的將領,來率領此次的援軍。
楊兗率領的軍隊,是契丹的精銳騎兵,萬餘名騎士,他們騎着雄壯的戰馬,手持鋒利的兵器,浩浩蕩蕩地踏上了前往晉陽的道路。這些契丹的士兵,他們都是在戰場上身經百戰的猛士,他們的眼中閃爍着堅定的光芒,他們的到來,無疑給北漢的軍隊帶來了極大的鼓舞。
當這些契丹的援軍抵達晉陽時,整個北漢的軍隊都沸騰了。他們的士氣瞬間高漲,因爲他們知道,有了這些契丹的猛士相助,他們就有了戰勝敵人的信心。這場戰爭,不再是他們孤軍奮戰,而是兩國聯合,共同對抗外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