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地二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柴榮看來,百姓是國家的根基,是戰爭勝利的關鍵。他深知,只有讓百姓安心,才能穩定戰勢,也才能贏得最終的勝利。他時常告誡將士們,要善待百姓,要尊重他們的生命和財產,因爲只有這樣,才能得到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共同抵抗外敵的侵略。
這一政策在軍中得到了嚴格的執行,每一個將士都深知自己的責任所在。他們不僅嚴格執行軍紀,還積極幫助百姓解決困難,贏得了百姓的深深感激。百姓們紛紛表示,他們願意支持朝廷,願意爲國家的勝利付出自己的一切。
在柴榮的領導下,百姓對朝廷的信心大增。他們相信,有這樣一位關心百姓、愛護百姓的領導者,國家一定會戰勝外敵,迎來和平的曙光。同時,他們在戰爭中給予了朝廷極大的支持,無論是提供物資還是人力,都毫不吝惜,爲國家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柴榮那鐵腕般的領導下,北漢的憲州、沁州、嵐州等地刺史們,在權衡利弊後,紛紛做出了明智的選擇——舉城投降。他們深知,與柴榮率領的英勇之師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不僅會損失慘重,更是毫無勝算。因此,他們選擇了歸順,這不僅爲他們自己避免了一場不必要的血戰,也爲朝廷節省了大量的兵力與資源。
這些地方的投降,無疑爲朝廷帶來了極大的利好。首先,朝廷的兵力損失大大減少,使得後續的戰鬥有了更多的迴旋餘地。其次,這些地方的穩定,也爲朝廷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後方基地,使得後續的軍事行動能夠更加順利地進行。更爲重要的是,這些刺史的投降,也起到了很好的示範效應,使得更多的北漢將領開始考慮歸順朝廷。
而在忻州,監軍李動在親眼見證了柴榮的英明領導和堅定決心後,也做出了同樣的選擇——投降。他明白,與柴榮爲敵,不僅是對自己的不智,更是對忻州百姓的不負責任。因此,他果斷地選擇了歸順,使得忻州這個戰略要地得以迅速收復。這一舉動,不僅爲朝廷贏得了一個重要的戰略支點,也爲後續的軍事行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同時,李動的投降也進一步堅定了其他北漢將領歸順朝廷的決心,爲朝廷的統一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英勇善戰的將領王彥超和他的隊伍,經過數日的激烈戰鬥,終於成功攻克了堅固的石州城。城破之際,刺史安彥進被俘,他的眼中充滿了不甘與無奈。這一場勝利,不僅是對王彥超等人戰鬥力的肯定,更是對朝廷軍隊士氣的極大鼓舞。它極大地削弱了北漢的戰鬥力,使得原本強大的北漢軍隊,在這一刻顯得疲憊不堪,戰鬥力大打折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