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地二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戰場上,後周軍隊如同猛虎下山,勢不可擋。他們憑藉着高昂的鬥志和精湛的技藝,一次次擊退敵軍的進攻,最終贏得了這場決定性的勝利。而這一切的改變,都始於那個清晨,那個讓後周將士們銘記終生的嚴厲判決。
在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南唐的國君李璟,面對着揚州這座關乎國家命運咽喉之地的即將淪陷,內心焦急萬分,如同烈火焚心。他深知揚州的得失不僅關乎領土的完整,更是國家尊嚴與戰略格局的重塑。於是,李璟毅然決然,不顧一切地調動起揚州周邊所有可以集結的兵力,這些部隊中既有久經沙場的宿將,也有初出茅廬的新兵,他們懷揣着收復失地、保家衛國的決心,浩浩蕩蕩地向揚州進發,誓要奪回這座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城市。
然而,戰場之上,形勢瞬息萬變。南唐軍隊的多次猛烈反撲,雖勇猛無畏,卻未能如願以償,反而屢屢受挫於後周軍隊的堅韌防線之下。每一次衝鋒,都似乎是在向命運發出挑戰,卻又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後周軍隊以更加嚴密的陣型和更爲精妙的戰術,一次次地將南唐的攻勢化解於無形。
六月十日,這一天註定要被載入史冊。在後周大將韓令坤的指揮下,一支看似弱小的部隊,在灣頭堰一帶上演了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面對從楚州趕來增援的萬餘名南唐精銳,韓令坤憑藉着過人的智謀和士兵們英勇無畏的犧牲精神,巧妙佈局,靈活應戰,最終不僅成功擊潰了敵軍,還生擒了南唐漣州刺史秦進崇,這一戰果極大地振奮了後周軍的士氣,讓整個軍營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與此同時,在另一個戰場上,後周的另一位將領張永德也展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在曲溪堰,他率領精銳部隊,成功阻擊了從泗州急行軍而來的南唐援軍。在這場戰鬥中,張永德不僅展現了其卓越的指揮才能,更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後周軍隊的強大戰鬥力。他的成功,不僅爲後周軍隊的穩定防線增添了重要的一環,也進一步削弱了南唐的攻勢,爲最終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兩場戰役的勝利,不僅是軍事上的輝煌成就,更是後周將士們英勇無畏、智勇雙全的最好證明。它們如同一曲激昂的戰歌,迴盪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激勵着每一位後周人爲了國家的尊嚴和榮耀,前赴後繼,勇往直前。
隨着戰場局勢的日益清晰,六月的陽光似乎也爲這即將到來的勝利添上了一抹金色的預兆。十七日這一天,整個軍營沉浸在一片喜悅與期待的氛圍中,因爲朝廷的一紙詔令,正式確認了向訓將軍在近期戰役中展現出的非凡軍事才能與英勇無畏。他不僅以奇謀妙計屢次挫敗敵軍,更以身先士卒的精神激勵着每一位將士,其卓越表現贏得了從上至下的廣泛讚譽。於是,向訓被正式擢升爲淮南節度使,這一要職不僅是對他過往戰功的肯定,更是賦予了他更廣闊的舞臺與更重大的責任。同時,他還被兼任爲沿江招討使,這一任命意味着他將全權指揮沿江一帶的所有軍事行動,成爲扞衛疆土、拓展戰果的關鍵人物。
同日,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從渦口前線飛傳而來,猶如一股清泉注入了所有將士的心田。經過連日來的緊張施工與不懈努力,一座橫跨寬闊水面的浮橋終於順利建成。這座浮橋不僅結構穩固,能夠承受大軍通行之重,更因其選址精妙,極大地縮短了軍隊南下的距離,爲後續的軍事行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它的建成,標誌着大軍南下之路已無阻礙,直搗揚州腹地的戰略計劃得以順利推進。將士們紛紛摩拳擦掌,準備藉着這股士氣高昂的東風,一舉攻克揚州,將勝利的旗幟插遍江南的每一寸土地。
六月十八日,晨曦初破,天際尚掛着幾抹未散的夜色,周世宗柴榮的心中卻已如烈火般熾熱難耐。他深知此戰對於穩固國基、一統天下的重要性,那份對勝利的渴望如同潮水般洶湧澎湃,讓他再也無法安坐於濠州城內,即便是片刻的等待也顯得異常煎熬。於是,他毅然決然地跨上戰馬,身後是整裝待發的精銳之師,一行人風馳電掣般穿越原野,直奔渦口前線而去,沿途塵土飛揚,彰顯着君王親臨戰場的決心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