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無此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時間上來說,狄仁傑確實沒辦法在蘇令瑜剛剛抵達長安的時候,就把沈青潭的母親接過來,讓她指認蘇令瑜。所以第一個假沈母,確實是狄仁傑準備用來詐蘇令瑜的,假如真正的沈母不在場,那一關,蘇令瑜仍然可以過。
沈枝榮是自己來的長安城。
說來也是陰差陽錯。在交城時,慧清考慮過以熟人辨認的方式,來揭露蘇令瑜的身份,所以在查到沈青潭的故鄉後,便派人前往傳播消息,試圖尋找沈青潭的親朋故舊。後來這事被擱置,蘇令瑜被送往長安城,慧清自己也忘了這件事,但那一封發往沈青潭故鄉官府的信件卻沒有停滯。
在蘇令瑜一行人啓程往長安去那一段時間,沈榮枝就收到了消息。她原本也在困惑,原本每個月都會來一封家書的沈青潭,怎麼會這麼久沒有音訊,等收到官府通傳的消息,她幾乎立刻就想到,怕是沈青潭出事了,於是日夜兼程地趕赴交城。
交城官府雖然被蘇令瑜清查了一遍,但其中仍然有罪責不重所以還沒有徹底丟官的人,這些人多少是被蘇令瑜擺了一道,如何能不記恨她?一聽沈榮枝來意,立刻表示案犯已押往長安城,他們願意盡己所能送沈榮枝儘快抵達長安。沈榮枝就在這種情況下,被交城別有用心之輩妥善護送到了長安。
他們想看蘇令瑜倒臺的心,可比沈榮枝想弄清自己孩子身在何處的心還要急切,這一路上披星戴月,由於人少馬快,硬是跟早一步出發的車隊同時抵達了長安城。
原本,他們還準備十分好心地把沈榮枝安頓下來,帶着她儘快去大理寺作證。然而剛從蘇令瑜一番雷霆手段下逃出生天的人,對那位身份不明的黜陟使的手段心有餘悸,生怕這次她還留有後手,若倒臺倒得不徹底,將來還發現他們的行跡,記了仇,那可真是得不償失。於是他們最終只是把沈榮枝送到了長安城門口,便忙不迭地走了。
沈榮枝獨自進入長安城,漫漫繁華,透天的車馬喧囂,愈發凸顯她獨身一人的格格不入。然而這時,熙熙攘攘陌不相識的人羣之中,卻叫她看見了一張熟面孔。
是剛從皇宮出來的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