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十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隨即我意識到自己跟他講了句廢話,要沒古怪,他一直站在這裏做什麼,難不成喜歡瀑下吹風麼?
結果他點着頭附和,“嗯,古怪。”
我沒忍住笑了,倒也不必如此捧場,又找補道,“小哥,看這山崖兩邊,你早發現了是麼?”
照說昨天半夜那麼大的山洪爆發,地表徑流從上游傾瀉而下,瀑布兩邊會留下非常明顯的水流沖刷的痕跡,但現在崖邊草木欣欣向榮,青苔有枯有盛,一派歲月靜好,說明瀑布水道實際有一陣子沒變化過了,甚至水量還有枯少的趨勢。
一眼望過去,就以此深潭爲界,循山崖而上逐漸蒲葦叢生,草木豐茂,看上去鬱鬱蔥蔥,生機旺盛。而潭水往下游經流之處,也就是我們一路走來的方向,遍佈條石,林澗分明,水道里幾乎寸草不生,魚蝦絕跡。
兩邊生態如此涇渭分明,源頭分明來自這裏。
假如水是從潭底某處不斷湧出,水位不斷上漲,出口又不巧被落石堵住,過一段時間就形成了堰塞湖,最終漫溢決堤,湖水傾瀉而下,這也能解釋昨晚山裏明明沒有降雨卻突發山洪,可以斷定的是這深潭必然聯通着豐沛的地下水脈,或者乾脆連着個藏在山裏的地下湖。
我將猜測跟悶油瓶說了,他聽完卻搖搖頭,看向我們腳下的石頭說,“漲停了。”
我低頭,這才注意到潭水不再上漲了,看來水位只能漲到淹沒山裂爲止?那水是從山裂流出來的麼?縫隙往裏去聯通山中水脈?那山裏必然存在巨大氣腔,兩邊水位眼下達到某種平衡,穩住了。
崖高澗深,山風呼嘯,我們盯着水下裂縫的方向,細細的水珠隨着風撲到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