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優化耕種 (第2/4頁)
庚午199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珏笑了笑,“雜交育種的事兒不急,你們都挺熟悉的,我到時候古來看一眼就行,我這次來是想和老伯您討論討論倪萍往年具體都是如何耕種的,比如說怎麼漚肥啊,種植的間距什麼的,還有我也沒有官職在身,就是世子身邊的一個幕僚,老伯你叫我名字王珏就好!”
王樂本來還有些拘謹,一聽到王珏要了解耕種上的事兒,頓時就放鬆了下來,從頭到尾把自己耕種的經驗拿出來分享給王珏。
二人交談一番後,王珏婉拒了王樂留三人喫飯的想法,帶着兩個學生又找了幾戶人家瞭解了一下,總算對眼下農耕的情況有了一個大概得了解。
王珏發現這些農戶的耕種技術大多都是祖輩們言傳身教下來的,大多數是靠經驗的積累,官府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政策和技術上的扶持,但大多也都侷限於發放耕牛和種子、興修水利設施、組織農戶分享推廣經驗和限定耕種作物等等,這還是廉潔愛民的官府,要是遇到一些敷衍,也就是發放一下勸農告示然後就等着收稅了,可以說大家都是在摸着石頭過河,完全沒有一個規範化的農耕技術。
回到家后王珏就閉門不出,他打算弄出一個具體的章程來規範這些農戶更加科學種植,王珏能想到的第一點就是合理密植,根據不同農作物的特點,王珏打算教導農民進行合理密植。北平周圍大多以種植小麥和水稻爲主,就比如種植小麥時,改變這些農戶以往隨意撒種、間距不均的習慣,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進行播種,像保持行距在五到六寸左右,株距在兩三寸左右,當然了,這也要根據土壤的肥力等條件適當的做出調整,這樣就可以保證每株小麥都能有充足的光照、水分和養分獲取空間,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的同時避免因種植過密導致通風透光差、病蟲害滋生等問題,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
而對於像水稻這類作物,可以規劃好插秧的疏密程度,每穴插苗數量保持在3 - 5株左右,並且使行間距均勻合理,讓水稻能在田間健康生長,提高整體產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還可以推廣輪作制度,比如第一年種植小麥,第二年改種豆類作物,第三年種植棉花等。不同作物對土壤養分的需求不同,輪作可以避免土壤中某些養分過度消耗,還能減少病蟲害的積累,讓土壤肥力得以恢復和保持,有利於長期穩定地提高農作物產量。不過如今大明因爲戰亂導致人口不足,耕地稀少,在想要保證糧食用量的情況下推廣輪作難度很大,最好是在實現了人口增長,土地開荒以及引進高產作物之後再來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