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好消息 (第2/4頁)
庚午199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對於一些較大型的山區水庫,可在壩體關鍵部位如壩肩、壩基與山體連接處等使用瀝青材料進行防水和加固處理,防止庫水滲漏,保證水庫在雨季的蓄水能力和旱季的供水能力,調節區域內的水量平衡,減少水旱災害的衝擊並間接降低蝗災風險。 再農田的灌溉上,可以在農田中挖掘的井壁塗抹瀝青,防止井水滲漏和井壁坍塌,保障井水作爲穩定水源的可用性,使農田在乾旱時能有可靠的灌溉水源,維持農作物生長環境穩定。
如果再結合自己改進後的耕種方式,還可以利用竹子製作出簡易的滴灌裝置,在旱季做到精準灌溉,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而對於一些地勢低窪容易積水的農田,可鋪設簡易的瀝青排水管道網絡,將多餘的積水及時排走,避免農田長期積水形成沼澤化環境,增加農田的產量和利用率。
王珏將這些自己的想法一一寫在信上,還在信中詳細描述了瀝青的特性和使用方法,隨後又去西山取了一塊瀝青,再加上自己那改進後的額農耕方式匯總到了一起,找人送到山東參政趁手的手中。
後面的事就只能看陳壽和山東的地方官員怎麼處理了,王珏只是提供了一些自己得想法,至於具體的實施,還是要靠大明這些能工巧匠和百姓們的智慧。
此時王珏更擔心的還是瀝青的產量,如果陳壽真的採取了王珏的建議,,或者在瀝青推廣開來以後,一旦被大面積的利用,以西山工坊的這點兒產量恐怕塞牙縫都不夠。
王珏思索了良久後逐漸認識到,想要靠自己這幾個人是根本無法滿足後面龐大的市場需求的,而且包含肥皂和煤焦油在內,王珏也從沒想過要對市場進行壟斷,更不敢如此行事。要不然將來朱棣一道聖旨下來,自己不但深得都得不到,還得乖乖把這些工藝上交,還不如先想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當下唯一可行的就是,一旦瀝青這些東西開始被大明的官府和百姓們接受,自己就要主動把工藝上交官府,一方面可以帶動煤炭、陶瓷和金屬鍛造諸多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國家的力量來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
同時對於王珏自己來說,只要朱棣不對這些工藝進行嚴格的管控,他就還可以把工坊開下去,這就足夠了。再想要增加瀝青的產量,那就只能從天然瀝青礦和石油上面入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