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曉王忠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陸誠遠點了下頭:“那會兒確實挺忙的。主要是機組初期運行階段比較關鍵,有些技術是外國的,國外企業派過來的負責設備安裝調試的技術人員在設備交付後很快就要回國,如果等他們走後設備出現問題,那損失就非常大了。所以那段時間廠裏好幾個工程師組都是輪番看着各種數據,趕在外國專家走之前儘量把問題都揪出來及時處理掉。不過也只有那一段時間特別緊張,正常投產以後就好多了。”
頓了頓,陸誠遠又溫和笑道:“一畢業就能遇上這麼好的工作機會,哪怕苦點累點也樂意呀。就怕連喫苦的機會都沒有呢。”
“這理纔是正經的。”樂建國重重點了下頭:“我們剛進廠那會兒跟你也一個樣。當學徒,一個月纔拿十八塊錢,啥髒活兒累活兒全搶在前頭,就那樣也跑的可歡實了,讓師父上陰涼地兒裏歇着去。只要師父願意派給你活兒幹就是待見你。要是啥都不讓你幹,把你晾在邊上,那就完了,一準兒混不下去。等熬過了徒工就好了,有本事的自己混成了大師父,也就有小徒弟孝敬着。不管到啥時候,在外頭做事都少不了勤快。”
陸誠遠贊同地點了下頭,問:“爸,包頭也是當年國家搞三線建設的城市吧?”
“是啊。六十年代那會兒全國支援包鋼,鬧騰的轟轟烈烈的,包頭的工廠就是那時候搞起來的。”樂建國喝了口茶,語氣裏帶着深深的感慨。
坐在客廳沙發上的樂蓓扭身往陽臺上看了一眼。
“以前聽小蓓說,爺爺就是支援包鋼建設的時候去的包頭。”陸誠遠說。
樂建國把保溫杯放回地上:“咱家祖籍河北,你爺你奶都是行唐縣人。你爺正趕上國家搞三線建設,就帶着你奶去了包頭。那時候包頭還是個荒涼的小碼頭呢,冬天晚上刮白毛風能割掉人耳朵,條件也夠苦的。當時好多像咱家這樣的,有東北的,有河北的,都是拖家帶口去,從外地去的人一下就把包頭給填滿了。到現在,你去昆區逛街一聽口音還全是東北味兒。那時候包頭電廠還沒建,就東區有個舊電廠管着當地用電。那舊電廠我還見過,破爛的不行,還是當年老毛子跟咱國家交好時候給建的,連水塔都還是木頭的。爲了給包鋼供電才建了包頭電廠,早先條件差,送煤炭全靠汽車拉,經常缺煤。後來增加了好幾個水塔,國家專門給鋪了鐵路,運煤都用火車皮,就有保障了。”
“包頭跟德陽一樣,也全是外地人建設起來的。德陽當年搞三線建設也是從全國各地來了好些人,前前後後有四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