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寶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驗證我的推測很容易,你們可以去查電梯裏的監控,肯定無法排查到嫌疑人,就像那個胡蜂殺人案和深潭溺亡案那樣。”
“你的意思是,這三起案件的死者都是自殺的?”林司言皺眉道。
他也懷疑過胡蜂殺人案和深潭溺亡案的死者是自殺的,但是兩名死者都無精神病史、沒有抑鬱症,死亡前也沒有異常行爲,怎麼會突然選擇如此極端的方式自殺呢?
“這不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嗎?”
“不對,死在深潭裏的死者是女性,死亡方式也跟其他兩起案件不一樣,她可不是被蟲子咬死的。這三起案件怎麼會有關聯呢?”蘇欣慧質疑道。
“蟲子和水潭只是造成他們死亡的因素,而他們爲什麼會選擇這種方式自殺可能是他們的共性。”
李光耀嘀咕道:“這樣豈不是三起案件都沒有兇手了嗎?那我們還查什麼?”
江寧希道:“死者雖然是自殺的,但這依舊是一起連環殺人案。連續出現三起自殺案,肯定不是巧合。背後還有人在操控他們自殺。”
唐進分析道:“會不會是模仿自殺?在特定環境下,自殺會進行心理傳染,當有自殺傾向的人看到其他人自殺,尤其是一些轟動性的“示範”時,也會跟着採取同樣的方式自殺。
比如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出版後,很多青年模仿主人公開槍自殺,這一現象還被命名爲“維特效應”;某歌手自殺之後,也引發了模仿自殺的狂潮,有了“岡田有希子症候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