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蔣小涵坐在那裏靜靜的聽着邱主任匡衡跟成林的交談,成林最初給她印象是謙遜和睿智,中途是嫉惡如仇,最後是悲天憫人。她對成林的感覺:這是一個有複雜情感的人。
劉揚聽了一會,明白又是那篇文章讓成林捲進了爭論。她回頭問邱主任:
“國有資本進入地產市場,並不是洪水猛獸,能讓麻柳教授如此不顧體面,原因是不是隻有利益才能解釋得通?”
邱主任笑笑說:
“劉市長,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和恨,唯有利益才能讓人失去理智。目前學術界爭論的不是對與錯的問題,而是一些專家教授成了房地產公司的門客,成了首席經濟學家和獨立董事,這個錢拿的太容易。如果不能替房產商發聲,他們就會失去這些。
另外成林的觀點的最主要一點,開發商只拿了百分之二十五的資金,享受了百分之百的利潤,如果項目爛尾,最後倒黴的是購房者和給房地產公司提供融資的國有銀行和保險機構。這個揭開了房地產商暴利的根源,他們不恨成林,不把成林往泥裏踩,那隻能等着國有資本來搶他們的暴利”。
匡衡問成林對當前房地產市場調控措施的意見,成林笑笑說
“每一種調控措施的出臺,都是參與制定政策的專家們圍繞自己後面利益的博弈 。理論上如果國有資本在房地產市場有足夠的話語權,就不會出現這麼多調控措施失效的情況發生。九十年代銀行違規放貸,高層一句話就解決問題,收不回貸款你就下課,哪個行長還敢犟嘴,不都得麻利的去催收貸款?頭上的帽子比啥都重要。如果國有資本在房地產市場是主流,哪個開發公司老總敢不顧烏紗帽去搶民脂民膏?”
邱主任贊同這個觀點,成林接着說:
“我們一些城市的房產,背後是隱形的福利,比如教育福利,醫療福利,這些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怪胎,既得利益者把它當成理所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