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TICH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1996年8月11日,三峽庫區一期水位移民工程全面啓動,此後的十三年中,湖北和重慶二十個區市縣總計131萬移民陸續搬遷離開自己的故鄉,其中有166萬人選擇外遷安置。
三峽鎖鑰世無雙,百萬移民彰精神。
這項值得在任何歷史課本上大書特書的人類文明壯舉被稱爲——三峽百萬大移民。
不過對於1998年的楊守安而言,生活似乎並沒有發生什麼實質性的變化,唯有一件事讓他苦惱,那就是村裏的小學要拆了。
雲陽村的小學建在張姓祠堂裏,這祠堂大約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因爲保養得當,所以看着依然乾淨整潔。
張姓是村裏的大姓,大概有百來戶人家,八十年代中期的時候巫山各個村子開始時興續家譜、修祠堂,雲陽村的張姓人家也跟風開始籌劃要湊錢把祠堂翻新,順便舉行點大規模的祭拜祖宗活動,以彰顯家族的香火繁盛和太平生活。
當時有人提出要把小學搬出去,由縣裏教委出資,重新蓋個新的校舍。
爲了這件事他們還特地成立了個“委員會”,並給張姓在外面有頭有臉的族人寫信,反正就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主意的出主意。
一位在北京做官,平日裏極少和家裏聯繫的張姓長輩對此熱烈響應,單人掏出一萬塊錢的工程款,但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小學不能搬,不但不能搬,連祖宗牌位上“千秋萬代”的字樣也最好換成“書山有路”。
回信寄到村裏,張姓幾個當家人聚在一起反覆研究,討論了好幾天都依然無法理解這波操作的含義,後來是家族裏幾個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商量過後,力排衆議,決定按照捐款人的意思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