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TICH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西湖路上有“廣百”,又靠近北京路商業街,於是市、區領導實地考察後,覺得在這裏很適合辦個夜市,統一管理個體攤檔,同時解決待業青年的生計問題。
剛開始,檔主們用竹竿沿着馬路兩邊,搭建起約兩三平方米的簡易攤檔。有賣服裝的,也有做飲食生意的。
頭幾個月生意不好,飲食攤撤走了,只剩下賣服裝的繼續堅持。
後來爲了解決照明問題,每個檔口都加裝了一盞電燈,走過路過夜市的人便逐漸多了起來,巔峯時期攤檔達到一千多個,從西湖路擴展到教育路再向兩側的起義路和中山五路延伸。
楊守安和阿四特地選了晚上七點夜市亮燈的時候纔來考察,不算寬闊的馬路兩旁,檔口鱗次櫛比,一根根竹竿向馬路中間延伸,竿子上掛滿了在當季流行的服飾,其中不乏在香港最“潮”的款式。
攤檔多,夜市的客人更多,除了本地的居民喜歡喫好晚飯來逛逛外,還有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穿梭其中,甚至能看到藍眼睛金頭髮的外國人,用手勢和攤主們討價還價。
如此繁榮的景象讓心懷忐忑的楊守安振奮無比,當即就找到了夜市的管理處,問清了入駐所需辦理的手續和費用後,第二天便趕往了附近的大型服裝批發市場。
楊守安和阿四的見識畢竟非常有限,在他們看來做生意無非就是低買高賣,兩人一口氣花出去大幾千塊採購了一批“時興款式”的靚服,推着板車就運回了剛租下了屋子。
這屋子離着西湖路不遠,總共兩間,一間用來睡覺,另一間便用來當作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