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閒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ol>
《西遊記》第12回,唐太宗請天下高僧做法事,熱鬧非凡,觀音菩薩和木叉雜在衆人叢中,也去觀看,“這菩薩直至多寶臺邊,果然是明智金蟬之相”。
觀音見到唐僧的長相是“明智金蟬”之相。一眼就認出來了。
唐僧是金蟬長老轉世,金蟬長老長的什麼樣子,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唐僧就是陳光蕊的長相!因爲唐僧和陳光蕊長的“形容無二”,所以纔不會認錯。
因此,我認爲唐僧長得和陳光蕊“形容無二”,主要是以上這兩個方面的原因。
(又:“光蕊”與“明智”相對應。取“光明睿智”之意。)
在整個事件中,我反反覆覆地強調:唐僧的出生以及曲折的命運,都是觀音菩薩在幕後一手操縱的結果。但是有的朋友說我胡說八道,一派胡言,其實,這個根本不需要爭辯。
因爲《西遊記》是小說,是一部揭露黑暗現實的小說,並不是什麼宗教經典。你拿宗教裏的人物來評論小說藝術,那才真的叫扯淡!
在小說的第12回中,寫的只有那麼清楚明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