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後被賜鐵券,冊封柳城郡公,贈范陽大都督後改封東平郡王。天寶十四載冬在范陽起兵叛亂,南下攻陷洛陽,安史之亂自此爆發。
安祿山爲人陰險狡詐且驍勇善戰,成爲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
其發動的安史之亂,唐王朝從此朝不保夕,岌岌可危,對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亦形成了一定的影響。
這場持續達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造成的直接或間接死亡人數史書上也不敢寫,具體死亡人數難以準確統計。
這場戰爭不僅直接導致了大量人員的傷亡還由於戰亂疾病和飢餓等原因造成了更多的間接死亡;安史之亂期間由於戰爭的破壞和疾病的流行許多人在戰亂中喪生,同時由於糧食短缺和饑荒許多人因飢餓而死,戰爭還導致了大規模的人口流離失所,許多人被迫逃離家園,生活條件惡劣進一步加劇了死亡人數。
唐朝的人口從頂峯的6300萬銳減到1690多萬,社會結構和經濟基礎遭受重創。安史之亂正值大唐帝國與阿拉伯帝國爲爭奪中亞控制權關鍵時期,如果沒有安史之亂或許華夏疆域進一步擴大,很有可能打倒歐洲,也許再無後世的西方列強,華夏又豈會有清朝後期以來的百年恥辱?
唐玄宗李隆基如果早死二十年,假如太子李瑛沒有被冤殺或許大唐還能延續一段盛世,又豈會有安史之亂,更不可能亡於藩鎮割據。
李隆基的一生是一部充滿戲劇性的帝王史詩,從開元盛世明君到沉迷女色的昏君再到引發國家鉅變的罪魁禍首。
下一位千古罪人:帝寵配相禍亂朝綱覆滅盛唐亂國奸相——楊國忠!
楊國忠本名釗,蒲州永樂人。因唐玄宗李隆基賜名國忠,而改爲楊國忠。唐朝時期外戚,權臣。張易之的外甥,楊貴妃的堂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