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然而真實的歷史潘美是武將,並非評書中的文臣。據史料記載潘美生於925年卒於991年,是宋朝的開國名將。
行武出身的潘美參與了擁立趙匡胤稱帝的陳橋兵變,之後經歷了三個朝代。它既沒有做過宰相,也不是什麼奸臣小人。民間流傳的那些謠言:潘美爲了獨佔勝利的果實想除去楊業。
歷史上的潘美和楊業之間到底有沒有交集呢?答案是確定的,而且他們之間配合的還非常愉快。
潘美字仲詢,大名人。北宋開國名將,潘美與宋太祖趙匡胤關係素來深厚,宋朝建立後受到重用,李重進叛亂,太祖親征,潘美爲行營都監從徵。
在傳統的劇目中爲了突出楊家一門的忠烈就設定了這樣一個反面角色,而潘美這個人物的設定也只是一個奸臣的代表而已,但是很不幸由於名字的相似潘美背上了這個黑鍋。
當然你要講潘美冤不冤呢?其實許多人忽略一個嚴重問題,就是宋朝重文輕武已經到了極其惡劣的地步。奇葩到用不懂兵事的文人或宦官去當監軍,最爲可怕的是這些監軍代表皇帝,瞎指揮,亂下命令或否定將領作戰,豈會打贏?
歷史上潘美與楊業共同北伐,開始時一路順利,然而途中生變,最爲可笑的宋太宗趙光義還自作聰明要求將領按照他的陣法圖來行軍作戰,之後的皇帝有樣學樣,打戰不敗纔有鬼呢。
在歷史上潘美與楊業原本進攻時很順利,也取得不少戰績,但是曹彬被擊敗了於是潘美和楊業的軍隊成了孤軍形勢頓時變得嚴峻起來
按照當時的境況他們是必須要撤軍的就在此時楊業卻提出了一個方案不知爲何被王侁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