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光幕:“孝文竇皇后名猗或漪,一說猗房或漪房,清河觀津人。漢文帝皇后,漢惠帝時被選爲家人子入宮伺候呂后,稱竇姬。後被賜予代王劉恆,前往代國。
劉恆即位後冊立爲皇后,育有一女二男,長女館陶公主,長子漢景帝劉啓,少子梁王劉武。漢景帝即位後尊竇氏爲太后,竇太后大力提拔外戚致使竇氏一門三人封侯,開啓漢代以姻親封外戚爲侯的先河並多次提議讓漢景帝拜自己侄子竇嬰爲丞相,但終究未被漢景帝採納。
建元元年,漢景帝駕崩,漢武帝即位尊竇氏爲太皇太后,當時漢武帝推行建元新政,竇太后不喜儒術,認爲漢武帝在挑戰她的權威遂將新政成員趙綰,王臧全部誅殺,廢除武帝所推行的全部新政。
建元六年去世,與漢文帝合葬於霸陵,因竇太后喜歡黃帝,老子之言故要求景帝與諸竇子弟不能不讀黃帝,老子之書並尊其中道理。竇太后的思想深受這個時期的影響,所以後來她也延續了漢高祖劉邦定下的無爲而治與民休息的政策。
這裏要順便提一下竇氏兄弟,竇長君和竇廣國,這兩位被譽爲謙謙君子。
竇氏父母早逝,兄妹三人戰亂失散,輾轉相聚於漢宮,得到有德長者教育。竇少君本名竇建,字長君,漢文帝劉恆皇后竇漪房哥哥,西漢外戚大臣,謙讓有禮,淡泊明志。竇廣國字少君是漢文帝竇皇后的弟弟,德才兼備,羣臣敬服,主要成就是後來廣國被封爲章武侯,未授要職,讓其出謀劃策;竇氏姐弟所爲朝野讚譽,對形成文景之治起了重要作用。
竇太后與其他人不同就在於她也是平民百姓出身,而且經歷過父母雙亡的悲痛,所以竇太后比其他人更能夠深切體會到下層人民生活的艱苦,也明白能在當時活下去實屬不易。
而第二點便是在竇太后登上皇后之位更能看出上層人民與下層羣衆的差異,上層人民把扇搖,平頭百姓就要汗流浹背地生活。在這種環境下更加深了竇太后對平民百姓的憐心。
而竇太后作爲文景之治的重要參與者自然在這個時期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竇太后所處的時期爲西漢時期着名的文景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