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也許在武則天的《如意娘》中,在李隆基的《好時光》中我們更能體會那屬於普通人的美好。
在歷史上還有一個特殊時期,就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歸晉前的那段歷史。
後世子孫知道這段三國曆史原因歸功於晉朝史學家陳壽,是他寫的《三國志》,後世才知道魏,蜀,吳三國分裂時期。
後世子孫受到明朝小說家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影響更大,甚至一些人三國迷錯誤的把三國演義當歷史,這簡直是個悲哀,而陳壽所着《三國志》更具可信度,因爲陳壽本人出身於三國時期的蜀漢,其本人是一名極其嚴謹的史學家,蜀漢史官。嚴謹到不信道聽途說,記錄的每個史實都要親自驗證覈實,確保歷史真相纔會寫,而明朝小說家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時開篇就言明借鑑陳壽所寫的三國志而進行歷史小說再創作,寫小說自然有其一定的歷史價值觀,有自己的觀點和立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三國演義中包括戲曲都把一代梟雄曹操醜化,抹黑了,卻過分宣揚劉備,諸葛亮,甚至三國演義中徹底把諸葛亮神化。
下面介紹的詩詞正是東漢名相,被抹黑醜化的一代漢臣,大漢最後一位丞相曹操的詩。
東漢末年,漢獻帝建安十一年,北邊的烏桓作亂。第二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遠征烏桓,在白狼山之戰中大獲全勝。曹操得勝歸來經過碣石山時,登高遠望,寫下這首觀滄海。
觀滄海 東漢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