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困獸猶鬥與暗潮洶湧 (第2/5頁)
孫蘇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牧劍眉一凜,雙目如電,掃視衆人,聲若洪鐘般沉聲道:“慌不得!越是此等絕境,軍心越要穩如泰山。我已命人清查城中每一粒餘糧,按人丁、軍伍精細配給,力求撐持更久時日。再者,城中百姓亦懷忠義熱血,可速速組織青壯協助守城,挖掘地道,一來可突襲城外敵軍,二來以備不時之需,爲我們掙得一線生機。”
衆人正商議間,趙王使者匆匆入內,營帳內瞬間靜得針落可聞,唯餘使者略顯急促的呼吸聲。使者抖落身上征塵,展卷宣讀趙王詔令:“王上聞聽秦軍勢大,如黑雲壓城,命諸將全力守城,不得有一絲懈怠、半分差池,且望李牧將軍以趙國社稷爲重,念及先王恩澤、百姓期許,切莫負寡人期望。”
李牧單膝跪地,身姿筆挺,雙手接過詔令,昂首道:“臣定當肝腦塗地,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然望大王信任如初,勿信秦軍離間謠言,使我等能心無旁騖、專心禦敵,護我趙國山河。”使者諾諾稱是,旋即離去。
此時,邯鄲街巷之中,恰似一鍋滾燙的熱粥,沸騰着民衆的赤誠與勇毅。老弱婦孺圍聚於竈火旁,煙熏火燎中,熬煮着熱湯、精心縫製乾糧袋,而後沿着蜿蜒街巷,送往城頭。
青壯們扛起簡陋卻飽含希望的武器,邁着堅毅步伐,匯聚校場,聽候調遣,那一雙雙粗糙大手,緊握刀柄槍桿,彷彿握住的是家國命運。
鐵匠鋪裏,爐火晝夜不熄,火星四濺,叮叮噹噹聲不絕於耳,箭頭、矛頭於錘打鍛造間不斷出爐。
似是爲守城注入一針針“強心劑”,補給着至關重要的軍械。
秦軍營地仿若蟄伏巨獸,營帳連綿似無垠烏雲,層層疊疊鋪滿原野,兵戈寒光恰似夜空繁星,密匝閃爍,森寒刺骨。蒙恬端坐帥帳,案几之上鋪滿邯鄲城防圖,手指沿着城牆走勢反覆比劃,似要將每一處城磚、每一個拐角都刻入心間,與衆將細緻謀劃。“如今我軍十萬新兵,經多日整訓,已初成氣候,當分作三部,各司其職。一部五萬,全力加固圍城工事,壕溝要挖深拓寬,仿若大地鴻溝,壁壘築得堅不可摧,用土石夯出銅牆鐵壁,斷絕邯鄲與外界一切通道,將其困於孤城絕地;一部三萬,於四周要道設伏,隱於山林草叢,弓弩滿弦、利刃出鞘,謹防他國援軍突襲,恰似暗處獠牙,隨時準備給予來犯者致命一擊;餘下兩萬,隨我研習攻城新陣,利用投石車、攻城塔緊密配合衝鋒,強攻城門,要讓邯鄲城在巨石與鐵蹄下顫抖。”
負責情報的都尉,身形匆匆如鼠,疾步入帳,單膝跪地稟報道:“將軍,離間計初有成效,邯鄲城內聯軍已生嫌隙,李牧被趙王猜忌,兵權受限,恰似困獸縛足。但近日李牧似有所動作,城中流言漸息,百姓對其擁戴有加,仿若衆星拱月,助他穩住局面。”蒙恬目光一寒,恰似寒潭結冰,嘴角浮起一抹冷笑,仿若洞悉一切:“李牧,確有能耐,不愧是趙國脊樑。傳令下去,繼續散播謠言,且派細作佯裝成趙國百姓、聯軍士卒,混入城中,伺機破壞城防、製造混亂,裏應外合,撬翻這搖搖欲墜卻仍負隅頑抗的邯鄲城。”